第4章 也不能全怪她!(第1/3 页)
余家事情,定西侯印象深刻。</p>
陆念自从远嫁后与京中少有联系,一副与家里离心了的姿态。</p>
侯府每年送年礼节礼过去,蜀地从未有礼送来。</p>
定西侯早几年气过、恼过,有几次还愤愤说过就当没这么个女儿,但日子一长还是忍不住牵挂,盼着有一日父女之间还能有几分温情。</p>
直到两年前,陆念突然送回来一封家书。</p>
定西侯激动万分,打开来一看,心却坠入冰窖。</p>
余家出事了。</p>
里头数得着、数不着的亲戚,三张纸都不够写全,都没了。</p>
他从信上看到了陆念的癫狂,那手临摹生母字帖得来的好字,在纸上张牙舞爪似凶兽,一看就晓得落笔时情绪有多么激动。</p>
能不癫吗</p>
前月大姑上月伯娘前几天小侄、下个月还不晓得轮到谁出事,被这种不知缘由的黑云笼罩着,惊恐又无助,身处其中谁能不疯</p>
定西侯光看信都毛骨悚然,急着想把女儿和外孙女接回来。</p>
事情最终没有定下。</p>
岑氏劝住了定西侯。</p>
亲家出事,我们二话不说把人接回来,太凉薄了。</p>
若阿念母女能平安抵京,便是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府里肯定也是认的,可我担心路途遥远。</p>
信上写着,阿薇那孩子从小体弱,这几年养在庄子里吊命,万一路上颠簸受不住、越发伤了身子,那阿念如何接受得了</p>
余家遭此劫难,怕是库中药材消耗极大,上等药材难得,不如我们赶紧备些送过去,再多添些银两,有钱有药、让阿薇先养好身体,待吃得消长路了、再随阿念回来。</p>
这番话很有道理。</p>
定西侯只能按下了立刻接人回来的念头,写了一封安慰女儿的书信,备好了三大箱笼的好药材、并五千两银票,让人送往蜀地。</p>
之后有过复命,定西侯便当一切顺利。</p>
虽再没有收过陆念家书,却也没往深处想过。</p>
毕竟这个女儿着实不爱写信,不到救命之时没一个字送回来,之前十几年就是这样,他习惯了。</p>
哪成想,送达蜀地的只有一封书信</p>
阿薇观定西侯神色变化,就猜到其中恐有故事。</p>
她轻哼了声,抬起手来,先指向定西侯:亲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