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3 页)
溪水清澈。彭克罗夫相信此刻的溪水尚未被涨潮倒灌进来的海水侵入,应该是淡水,可以饮用。水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哈伯便独自去寻找可以藏身的洞穴,但却未能如愿。这儿到处是岩壁,平滑而陡峭,根本见不到洞穴。</p>
然而,在河口,在潮水冲积地的上面,有巨大的崩塌而成的岩石堆,这当然不是洞穴,但却是可以藏身之地,在花岗岩产地常常可以看到,俗称“壁炉”。</p>
彭克罗夫和哈伯连忙钻进岩石堆的深处。二人走在沙地上,里面光线较为充足,因为阳光可以从石缝中透进来。有些岩石高悬在上,但却神奇地保持着平衡,不至于掉下来。但是,光线透进来了,风也刮进来了,而且是货真价实的穿堂风,把外面的寒气也都带了进来。但是,水手心想,用石块和沙子掺和着堵住岩石堆的缝隙,“壁炉”住人,当不成问题。其平面图呈印刷符号的&字形,只要把上方的那个口堵住,猛烈的西风和南风就吹不进来,里面的空间就可以藏身了。</p>
“我们可以把这儿收拾一番,”彭克罗夫说,“等我们把史密斯先生找回来时,他一定会喜欢这个住处的。”</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我们一定会找到他的,”哈伯应答道,“他也一定会喜欢这儿的。不过,我们要是在左边过道里生上火,再弄个烟囱的话,那就更好了。”</p>
“这事好办,孩子。我先去弄些木柴来,既可以先用它堵住洞口,防止风吹进来,以后又可以用来生火取暖、做饭。”</p>
二人说完便离开了“壁炉”,转过拐角,上了河的左岸。这儿水流湍急,一些枯树被冲了下来。上涨的潮水现在已经明显可见,它肯定会把枯树等物冲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的。彭克罗夫在考虑如何利用流水运送这些重物。</p>
又走一刻钟之后,二人来到河流向左弯曲的拐弯处。河水开始流入一片美丽的树林。尽管已进入秋季,但树木依然苍翠嫩绿,因为都是一些松柏科的针叶树木,全球各地,从寒冷的北方,直到热带地区,无处不长满着这种松柏科的树木。我们的这位年少的博物学家尤其识得清香味四溢的喜马拉雅雪松。在这些美丽的树林之间,还夹杂着枞树丛,向四周伸展着它们浓密的伞盖般的树枝。彭克罗夫走在深草丛中,只觉得脚下的枯枝败叶发出啪啦的声响,如同鞭炮声声。</p>
“孩子,”水手对哈伯说道,“这些枯枝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劈柴,这是我们眼下最最需要的了。”</p>
“那我们就把它们弄回去吧。”哈伯边说边开始动手干起活儿来。</p>
枯枝满地皆是,随手拾来,但却得考虑如何运回去的问题。枯枝都很干燥,燃烧起来会很快,所以得多运些才是。哈伯觉得光靠他们两个人是怎么也运不够的。</p>
“唉!”水手叹息道,“要是有辆大车或一条船就好了!”</p>
“那就利用河水吧。”哈伯说。</p>
“好,我们来打造一个木排,把这条河当作我们的自动运输线。”</p>
“但现在正在涨潮,运输方向正好相反。”哈伯说。</p>
“那就等退潮再说。我们先来做木排。”水手提议道。</p>
哈伯跟随在彭克罗夫身后,二人朝着树林外边的河边走去。他俩尽各自所能,尽量多扛些成捆的木柴。陡峭的河岸边也有大量的枯树枝。这儿的草丛可能从来没人踩踏过。水手开始编扎木排。河岸的一部分突入河中,水势受阻,减缓,形成一个小水湾。二人用枯藤条捆扎住一些大木头,做成了木排,放入河中。然后,把捡拾到的木柴全部堆到木排上去。一个小时的工夫,一切准备完毕,只等退潮,把系于岸边的木排放下去。</p>
离退潮还有几个小时,二人商量一下,决定爬上高处,踏勘更大一些的地方。</p>
在河流拐角处二百步开外,峭壁因崩塌,一端往下倾斜,形成缓坡,延伸至树林边缘。这儿像是一个天然梯子。二人开始往上爬去,不一会儿便登上了顶部,走到可俯视河口的地方。</p>
他们一眼就看到了他们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曾渡过的海洋。他们激动地望着那发生过灾难的海岸北部地带。工程师就是在那儿失踪的!他们以目搜索,希望能看到气球的残骸,能看到史密斯仍攀趴在那残破的气球上。但是,眼前呈现着的只是茫茫的大海,空旷辽阔,岸边空空如也。连纳布和斯皮莱都没去那儿。也许此刻他们也在很远的地方,根本看不见的。</p>
“我觉得像史密斯先生这么坚强能干的人,是不会像常人那样被淹死的。他想必是在某处岸边上了岸。您说是不,彭克罗夫?”哈伯说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