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道(第1/3 页)
不知何时屋外云开初霁,嘴碎的芦花母鸡从小棚里探头探脑地钻了出来,踩着湿润的泥土兜到了院落中,忽地将爪一压,截了条青虫啄来吃食。王也见诸葛青又不自觉支肘出神,脸上漫出恍惚神色,倒也没有露出半点殊异之色,径自从条案前爬起,收拾出一张烘热了的芝麻炊饼,王也将它撕成小块浸了肉汤充饥。</p>
“你就吃这东西?”王也背转过身去,诸葛青伫立门边,拧了眉定定看他,似乎颇为不赞同,王也腮帮子撑得鼓起半边,唔唔点头。诸葛青果然满脸无奈走了过来,一边嘀咕“北方人果然断不了面食的,我就该知道”。他将袖子捋起来扎高,来到灶前清点了材料,见所剩无多,打算给小王整个一荤、一素、一汤,先煨了个白薯教他拿在手里剥来吃。</p>
荤素皆是热炒,用不了什么功夫,王也“嘶”地将白薯在手里滚着,得了便宜便有些恃宠而骄起来,杵在那儿瞧还不够,欣然问道:“这是要做什么,我一个人又吃不下许多。”言里虽是如此,尾音却往上扬,那炊饼的芝麻粒还粘在下巴上,嘴唇润得油光发亮,诸葛青幸是没瞧见,否则也得怀疑小王道长到底还是被自己养成了个吃货。</p>
“手空着么,正好,来看着火。”诸葛青烧了一锅水,预备做道莼菜蛋花羹,使唤起小徒弟毫无心理负担,任是白小时候,那也在老宅里接触过这些活计,实在没什么难度可言。</p>
王也“哦”了一声,乖乖坐上板凳,诸葛青直起身瞥见他被炉火映得彤红的脸庞,不由感慨万分,这一晃几年过去就长这么大了,无论身高还是术法的造诣,都略胜于前两年的白,诸葛青眼神一黯,下了莼菜,将鸡蛋打入沸水之中。</p>
诸葛青将前时备下腌制好的签兔肉也放到炉里烤了会儿,撒上香料,香味四溢,酥脆咸香,一时令人食指大动,口涎直淌。后厨只有一张简陋方桌,诸葛青坐着看王也一个人吃。王也肚里倒是被那实在的一张炊饼填了半饱,姿态并没有落下从小养成的斯文习气,一口汤一口菜一口饭,又遵循了诸葛青信奉的所谓“营养、健康”之类的信条,慢条斯理地咀嚼吞咽。只是诸葛青才不会被他唬住,从那么小一点看他长到这么高,什么样子的王也他没见过。</p>
只要那孩子想,他就可以做到很好,好到不能再好,任是最古板的学究大儒,未来储君的老师来了也挑不出毛病。可你转头看他,那一举一动,骨子里头不还是个孩子吗。诸葛青有时候都觉得自己过分敏感思虑了,只要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对待就好了,那些未曾发生的事情,哪里是可以预料到的,若是痕迹明显,说不定反而被王也看出端倪来,招致误会。</p>
“好吃么?”见他吃得满嘴流油的样子,诸葛青觉得好笑,此话不过是顺口一问,王也自然懂他,也很快回了句“如此滋味人间少有”云云。诸葛青忽然朗声大笑起来,眉目舒展,他本就仪容清隽,平日轻衣缓带,书卷气更浓,如今眼中漾出点摄人心魄的光彩,整个人都焕发着截然不同的勃勃生气。王也手里执着签子,掰着半个酱烤兔头,明显地愣了一下。</p>
诸葛青问他怎么了,王也吐出碎骨,仿佛不经意答道,最近不见你这么开心了,这一年来你头回笑得这样畅快,换来诸葛青的一阵失语,只能笑笑摇头。</p>
食毕,王也做了简单洗漱,再抬头看诸葛青时,对方不知何时变出了张藤白纸,以灵力幻作笔墨,埋首在上头书写着什么,未等他辨认上面字迹,诸葛青已说明起来:“你上回的话给了我一些启发,大约由于某些尚不可知的规则力量的影响,在王圣猷的事情上我将一些重要却隐蔽的细节给忽略了。”他有些犹豫地看了眼王也,似乎在考量对方是否成熟到接收一会儿庞杂的信息量。</p>
他这一下举动,说实话,有些刻意,但是王也涉世未深,就没碰见过比诸葛青更老谋深算的狐狸了,一旦涉及到有关王知州的话题,注意力便被完全吸引到了上面,没能及时发现先生的有心引导,很给面子地上钩了。</p>
“什么启发?”王也惊了,我怎么不记得自己有这等智慧呢。</p>
“我曾同你说,我行走人间百来年,访过仙山,也曾抵达幽冥,即便人世间香火极盛,未曾见着任何迹象表明神仙尚存于世,对吧?当然了,我说的那些是指真仙,天仙,大罗金仙等等,所谓家仙、地仙等位格低者不在其列。”</p>
王也点了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