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商税商税求收藏(第1/3 页)
“第一个问题,伯安觉得我大明朝臣民的税负重吗?”</p>
听到这个问题,王守仁没有贸然回答,而是经过一番思考,才斟酌说道:</p>
“回禀陛下,我大明朝廷赋税并不算沉重,然而百姓的负担却并不轻松。”</p>
王守仁以为朱厚昭想要增加农税,所以委婉点醒了一下。</p>
朱厚昭点了点头,“不用伯安提醒,朕也知道百姓的生计艰难。今天召见伯安,其实就是想跟伯安议议,为何我大明赋税不重,百姓却也过得那么难?”</p>
这第二个问题,才是朱厚昭真正想问的。</p>
众所周知,百姓过得不好,那你王守仁思考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p>
这一下,王守仁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年仅14岁的小皇帝并不简单。</p>
王守仁思考良久,才回答道,“先帝一向宽厚勤俭,皇家用度十几年来都没有越制,按理说,皇家并不是让百姓生计艰难的主要原因。微臣以为,以权谋取巨利而鱼肉百姓者,有宦官、有武将、有皇亲、有勋贵、有国戚、有文臣也。”</p>
不得不说,王守仁这话说得很是圆满,先把皇家摘出来,然后把其他贵族全部拉出来批判一遍,这样一来,肯定没有遗漏了。</p>
可是话说得太满,就没有重点了。</p>
朕总不能同时对所有人开刀吧,这不现实。</p>
朱厚昭微微摇头,对王守仁这个答案不太满意。</p>
不过,王守仁既然把所有权贵都指控了,说明他内心还是为民着想的正直官员。</p>
“兵部尚书刘大夏是你的上司,他上次的奏章里说四方镇守宦官人员冗杂,耗费严重,是国库空虚的重要原因,你怎么看?”朱厚昭又问道。</p>
王守仁这次回答的很快,“尚书大人一心为国,忠心可鉴。”</p>
朱厚昭听到王守仁的回答乐了,这家伙只是赞美刘大夏的人品,却不评论那道奏章,说明他并不认同上司的看法。</p>
要知道,四方镇守宦官都是皇家的奴才,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替皇家敛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