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类型 > 管理学课程 > 第四章富士康3000万天价索赔

第四章富士康3000万天价索赔

目录
最新其他类型小说: 噬神鼎孟笙商泊禹裴绥噬神鼎世子心太冷,重生后我不要了当爱抵达时林观棋江眠琴倪雾裴淮聿被公司封杀?我反手考编噬神鼎点石成金,我在古代当财阀君逍遥林辰赵无极小说最近更新婚前当宝婚后草离婚不伺候了恶毒女配又被清贫学霸亲哭了!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大唐:从练武到修仙噬神鼎网恋对象是清冷校花她私下两副面孔作为武者,会点仙术很正常吧!举报我卖假古董,我反手捐献国家博物馆

资料来源:《两记者遭富士康3000万天价索赔》,《广州日报》,http://gzdaily.dayoo.com;《富士康公司向记者索赔3000万》,搜狐新闻专题,http://news.sohu.com;《富士康案“和解”了“和谐”了?》,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詹巧如选编。</p>

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的文章,成为内地率先报道富士康存在员工超时加班现象的媒体。记者王佑报道,在富士康深圳基地,化名为“陈峰”的工作人员“亲眼看到3个年轻女工因为经常加班,晕倒在了生产线上”,“生产线上没有凳子,除了少数员工之外,一般操作工都必须站立工作,连续12小时不停干活”。</p>

而就在报道的前几天,英国的《星期日邮报》在其一篇题为《iPod之城》的报道中披露,富士康龙华工厂“工人每天工作15个小时生产iPod,但她们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7英镑(约合人民币387元)”。这篇报道迅速引起全球关注,多家关注劳工权益的国际性非**组织发出了抵制苹果产品的号召,并直接引发了苹果公司派出规模庞大的调查团,进驻富士康深圳工厂全方位调查工人待遇。</p>

两篇报道引发了国内舆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生存状态的关注,“血汗工厂”一时间在网络上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p>

“两篇来自不同国家媒体的报道在同一时间出现是巧合,《第一财经日报》关注这个话题由来已久。”《第一财经日报》的一位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记者王佑采访线索的直接来源是网上的一个帖子,帖子是由富士康的一个员工写的,这个员工至今还在职。王佑通过QQ联系到这个员工,采访了他。”</p>

王佑还电话采访了富士康深圳基地外联部的贺小姐。贺小姐对于“三个年轻女工因为经常加班,晕倒在了生产线上”的解释是:“员工晕倒实际上是因为她们本身的身体素质差,公司对这些工人一个个检查身体,惊奇地发现,招进来1000人,500人身体有病。”</p>

王佑随后实地调查了富士康在江苏昆山的另一个工厂,并在6月22日刊发了《富士康离职员工:底薪很低福利很好》的报道,但被众多网络转载时的标题却变成《富士康离职女工:连续作业12小时已是家常便饭》。</p>

7月1日的消息称,富士康公司重申,支付给雇员的加班费均等于或高于国家规定,因此并未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p>

7月3日,富士康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一份民事诉状,诉状称依据《民法通则》的第101条和102条以及《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和相关司法解释,“依法追究被告的侵权责任”。该诉状将《第一财经日报》采写上述报道的记者王佑以及该报一名编委翁宝列为被告,却未直接起诉报社。该诉状要求法院判令《第一财经日报》停止刊发对其名誉侵权的报道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还要求被告补偿富士康方面因名誉受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翁宝和王佑因此分别被要求赔偿1000万元和2000万元给原告。</p>

这是由一篇对员工“超时加班”问题的报道而引起的诉讼赔偿案件,但却事关中国的名誉权立法,事关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一时震惊全国!</p>

《第一财经日报》一位高管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在同他们沟通。”据悉,6月30日,富士康的两位代表在上海约见了翁宝和王佑。“当天对方态度和蔼、情绪自然。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我们的连续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关注,使富士康很被动。希望我们报社不要再追踪下去了,这样会让他们很为难。”没想到沟通的结果是法院的民事裁定书,记者王佑和编委翁宝分别面临2000万和1000万的“天价”索赔,并且还被查封了个人资产。</p>

此举一出,富士康一下子将自己推上了媒体公敌的位置,很多媒体用“悍然”“**”等词表达愤慨,甚至评价“富士康状告记者乃裸奔之举”;各界人士也纷纷指责富士康不客观对待媒体的报道。</p>

7月17日,两位记者收到了法院冻结其资产的通知书,被冻结的资产包括房产、汽车和存款。</p>

迫于舆论压力,富士康公司宣称如果胜诉,赔偿金将全部用于公益事业。</p>

8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向富士康公司发函称“记者报道属于职务行为,报社将动用资源支持两人全力应对诉讼”。《第一财经日报》还在公函中以“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王佑所在部门负责人翁宝被列为被告与法不符”为由要求富士康公司“撤销对翁宝的起诉并解除对其个人财产的查封”,否则“报社将支持翁宝通过法律途径向富士康公司主张”。</p>

除表示对翁宝和王佑两人的支持外,《第一财经日报》还通过公函对富士康公司的做法表示谴责:“针对贵公司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查封二人个人财产的做法,本报表示强烈谴责。我们相信贵公司这种以公司组织行为针对记者个人的做法,将为整个中国新闻界所唾弃。”</p>

“我们现在走的是司法程序,司法是最公正的。如果说富士康采用了什么高压手段,除非说司法是不公正的。”8月28日下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全球发言人丁祁安这样表示。</p>

8月30日晚间,富士康决定把对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两位编采人员的索赔金额降为1元人民币,并追加《第一财经日报社》为被告。</p>

9月3日下午,富士康科技集团与《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联合声明,富士康宣布撤销对《第一财经日报》诉讼,双方互致歉意。</p>

公关看点</p>

1.富士康向记者索偿3000万天价的举动是如何激化了富士康与媒体、大众的矛盾的?</p>

2.假设你是富士康公司的公共关系部高层,在权威媒体发布了可能损害公司社会形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文章后,你将如何处理?</p>

</p>

目录
萧漪吕少卿的小说武道天通我用大招征服小精灵世界假面骑士世界里的master天才的音乐家审判者的二次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