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1/3 页)
第一次,也仅仅是接吻而已。</p>
回去了什么也没有发生。</p>
万秋声躺在床上的时候觉得今天的事情特别地不可思议,但是这一切却是真真正正存在的,并且已经发生了。</p>
万秋声摸了摸自己的唇瓣,上面似乎还沾着钟也迟的味道。</p>
两个人的第一次接吻,没有太热烈,只是唇与唇的触碰,舌尖与舌尖的舞蹈。没有那种恨不得把对方吃进骨子里的霸道,也没有蜻蜓点水那样的清纯。</p>
顺其自然,又恰到好处。</p>
万秋声躺着看天花板上的黄道十二宫,突然就有一点寂寞了。</p>
十二宫遥相辉映,却从来不曾遇到过彼此。</p>
虽然有些地方看起来是相距很近,可是那毕竟是在太空中,一个以“光年”为距离单位的地方。</p>
是人类不曾开拓,不曾了解的地方。</p>
万秋声有一段时间可以说是痴迷于黄道十二宫了。</p>
怎么看都好看,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立体的或是平面的,用专门的软件测绘还是在天文台用望远镜直接观测,黄道十二宫都是极美的。</p>
现代有黄道十二宫,古代有二十八星宿。或者说,西方人观测出的是黄道十二宫,中国古人观测出的是二十八星宿。</p>
中国宋代的《天文图》碑上,就已经将天文二十八星宿雕刻成型了。左青龙右白虎,下朱雀上玄武,东西南北各七宿。这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p>
而如今,在全球发展一体化的今天,黄道十二宫在日常中用的更多些。十二星座比二十八星宿好记一些,也世界上更普遍。</p>
万秋声还记得,自己曾经去过一个时间科学馆,科学馆的正中,是一个傅科摆。傅科制作的傅科摆,摆长达六十七米,摆锤重量二十八公斤。这个时间博物馆很小,只有三层,因而它是把傅科摆等比例缩小到了博物馆能够容纳的大小。</p>
而这个傅科摆呢,也被中国人汉化了。正顶上并不是巴黎国葬院大厅的壁画,而是黄道十二宫星宿,下方也不再是精确的偏转角度,而是二十八星宿和天干地支的结合。</p>
中西合璧,却又极度和谐。</p>
万秋声一直都很喜欢这样的文化交融。</p>
自一百三十八亿年前有了宇宙,这个世界就开始不断地在/扩/张/,一点点地,以人类无法预料的速度。</p>
银河系只是万千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系,太阳系也只不过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地球因为孕育了独特的生命而变得与众不同,可放眼整个宇宙,没有人知道这么宏大的世界之中,会有多少种已经发展比人类历史还要长的文明。</p>
万秋声还记得自己在天文台上,观测到的星云变幻。那时候他和钟也迟同在一片天空之下,却从来不曾了解彼此。有时候万秋声也会想,是不是学长也同他一样,正在用望远镜窥视那个他们丢不曾了解过的世界呢?</p>
十一月七日,万秋声的生日。</p>
十一月,才真的是“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树叶飘落,洒满了护城河边上的小路。柳叶已经散落干净,只等明年开春再发新芽。万秋声站在自己的卧室里,看着对面的万家灯火辉煌。</p>
生日的当天,是周四,万秋声还是要工作的。他记得他的生日,每一年都会自己给自己做一份长寿面,然后买一份很小的袖珍蛋糕,祝自己长长久久的活下去。</p>
今年的时候,有了钟也迟了。</p>